典型案例
余杭的她,获评“杭州好人”!
近日,2025年第二季度“杭州好人”名单揭晓,其中,来自余杭仓前的惠建洗烫店店主沈惠建入选!
诚实守信 沈惠建
女,1962年5月出生,群众,余杭区仓兴街133号惠建洗烫店店主。她34年坚守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以诚信经营和无私助人赢得口碑。多年来踏进店门的顾客成千上万,说起沈惠建,都连连称“放一百个心”。她累计处理衣物超10万件,帮助顾客找回遗失物品价值近15万元。2021年至今,沈惠建通过“宝德昌”志愿服务活动,免费为群众服务80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超1500小时,服务人次超3000人。曾获“美丽余杭人”等荣誉。
下面,一起来认识一下她吧!
诚信为本:衣物里的“守心人”
“你们绝对想不到,很多人把衣服当成了‘保险箱’。”
洗烫衣物很多是大衣、羽绒服、长裤,这类衣服口袋都不少。大多时候,沈惠建都在现场让顾客仔细检查后把衣服留下,按“先来后到”的顺序依次给顾客洗烫。但多年来,因为大家对她的熟悉和放心,有时托人转交、有时快递,甚至还有人在沈惠建不在店里的时候直接放下衣服,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交代下就走了。也因为这样,沈惠建从衣服口袋里摸到过各种各样的东西:钱包、纸币、首饰、电子产品......
2004年的一天,邻村一位女士急匆匆地将一件装在袋子里的羽绒服送到沈惠建的洗衣店,放下衣服就离开了。当沈惠建准备清洗时,发现衣服异常沉重,一检查口袋,竟发现里面装满了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金手镯等全套金器,价值数万元。沈惠建想到失主发现后必定心急如焚,但因无法联系对方,只能在店里耐心等候。当晚,那位女士果然焦急地找来。经过仔细核对,所有金器一件不少,沈惠建悉数归还。失主感激不已,连连道谢。
价格惠民:坚守良心的“熨斗温度”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沈惠建这里,有衣服的地方就有人间百态。
2022年,周边一个小区居民王女士来找沈惠建洗衣服,等到来收衣服时称有根银项链找不到了,怀疑是在衣服里。尽管沈惠建在洗衣前都已习惯会摸摸口袋,生怕顾客有遗留物品,但见该居民着急,还是陪同对方在自己店内到处寻找,结果找半天也没有。王女士悻悻地回去了,谁知过了两天,她又上门来了。不是又来找东西,而是来向沈惠建致歉,因为项链在家里找到了。
而最让沈惠建印象深刻、感同身受的,是在开店前几年的一件事。那会儿村里有个刚结婚的小伙子,拿来一堆婚礼上穿的衣物要洗,却没留意衣服口袋里还放着2000元现金——这在当时可不是笔小钱。小伙子到处找钱都找不到,最后才急急忙忙想到了沈惠建的洗烫店。沈惠建拿出那叠一直妥善保管着的钱,递到小伙子手上时,对方 “扑通” 一声就跪下了。原来,这笔钱是他用来还债的,若是真丢了,后果不堪设想……
“比起市场上的洗烫价格,惠建这边基本上要便宜5至10元1件,有些高档衣物别人要收60至70元,她最高不超过50元。”说起收费价格,经常来找沈惠建洗烫衣服的顾客们都很是满意。
确实,沈惠建不仅洗烫技术好,价格也收得便宜。2至3块钱烫一件衣物的价格她持续了三十几年,逢年过节从来不涨价。直到近两年,在别人一再主动要求下,才偶尔收取单熨烫5元1件。“同样的价格,我要做到比外面任何一家洗得干净、烫得挺括。”调整价格后,沈惠建用服务质量来回报大家的信任。
有一年,村里一位肢体残疾的低保户魏大伯,在一次志愿服务当中让沈惠建烫过衣服后,经常来找她洗烫。出于尊重,每次洗完后,沈惠建象征性地收取每件两块钱,魏大伯心里也高兴。这一洗就是三四年,直到魏大伯2022年底去世。
像这样碰上老弱病残或临时困难的顾客,沈惠建往往都特殊照顾,少收或不收的钱平均一年少说也有1000元,这么多年下来,也是间接做了不少公益。
志愿服务:暖心担当“第四人”
2021年春,听说村里有支便民服务队伍长期在为村民做志愿服务,经过一番打探,原来就是离自家店不远的非机动车修理铺阿德师傅组织的,当时该队伍只有3人,了解成员组成和动机后,沈惠建当即表示要加入队伍,她便成了该队伍的“第四人”。这支队伍叫灵源村“宝德昌”志愿服务队,固定在每个月第一个周五以及按需点单开展公益志愿活动,提供量血压、修理小家电、修理非机动车等服务,沈惠建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服务内容,广受大家欢迎。
2024年6月下旬,沈惠建骑着电瓶车前往某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宝德昌”志愿服务,因当天下着雨,途中不慎打滑,她连人带车摔倒在地。为了不耽误服务,沈惠建简单整理后准时赶到服务点开展志愿服务,直到结束,一旁的阿德师傅才突然看到沈惠建脸上有两块红肿乌青,她这才道出了真相。回到家后的沈惠建发现自己腰也直不起,随后在家躺了一个多星期。
“有几位老人和我预约了这个月服务日来缝补衣服,我答应了一定要去。”当7月第一个周五“宝德昌”服务日到来,阿德师傅让沈惠建在家休养时,她坚持说要参加。“只是皮外伤,不影响不影响。”
2021年至今,沈惠建通过“宝德昌”志愿服务活动,免费为群众服务80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超1500小时,服务人次超3000人。此外,她还经常在空余时间为20余位困难高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