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文)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前不久,余杭区12家工作室通过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评审,涵盖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养老护理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中式烹调师等榜上有名。
今年以来,余杭区加快推进技能人才培育,大力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获评全省加快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专项激励地区。截至目前,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27.0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0.15万人。
“95后”成为
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走进汝芸超无人机装调检修技能大师工作室,各式操作工具摆放得整齐有序,工作人员正专心组装调试着不同型号的无人机。从这间工作室出发,一架架无人机“飞”向绿化植保、巡查搜救、物资配送等应用场景,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从一堆零部件到会飞的无人机,中间要经过配件选型、装配、调试、检修与维修等过程。”作为汝芸超无人机装调检修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入行8年的“95后”汝芸超,已经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
2017年,学习计算机的汝芸超看到无人机行业的前景,在家人支持下,选择了参加无人机培训。2020年,无人机装调检修工正式成为新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汝芸超也成为了一名无人机装调检修工,专门解决各种各样的无人机问题。
“无人机是一个新兴行业,有些问题无参考可言。”汝芸超说,无人机有多种类型,飞控种类繁多,挂载需求丰富,在测试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难点,需要自己一步步去探索,请教模友,再整合总结。为了不断提升技能,他还参加了浙江省内大大小小的无人机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今年6月底,汝芸超拿到高级技师证书后,申请了人才奖励,很快便收到了半年度的6000元奖励。“高级技师是连续3年每月发放 ?1000元?。”让汝芸超惊喜的是,余杭还有不少与低空经济相关的奖励,比如对新认定的低空经济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10万元建室资助;用人单位新引进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测绘操控员等低空经济相关工种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的,符合相关规定的,按照高级工(三级)2000元/人次、技师(二级)3000元/人次、高级技师(一级)5000元/人次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一次性资助等。
“成立无人机装调检修技能大师工作室,意味着在区域内承担着无人机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产业赋能等重要使命。”汝芸超说,工作室将从技术引领、人才培育、产业服务、社会价值、品牌建设等多个维度展开工作,助力整个区域无人机应用水平的提升。
多方联动
打造“30分钟技能培训圈”
俗话说“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称王”,技能提升需要时间的沉淀。一路走来,汝芸超感慨道:“扎扎实实学好一项紧跟时代步伐的技能,非常重要。”技能也正照亮着澳门赌场攻略,澳门现金网人的前程。
“今年以来,我区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联动全区270余家人力资源机构、11家零工市场、16家培训机构资源,打造‘30分钟技能培训圈’,将无人机驾驶、互联网营销、养老护理等32个工种培训送到‘家门、厂门、村门’。截至目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093人。”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与此同时,支持企业牵头打造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推动区内企业与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现代技工学校等学校合作,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开展“订单班”“冠名班”等特色特训班,企业招用率达100%。支持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杭州钱江制冷压缩机集团有限公司等区内61家企业创建技能型企业,通过企业内训、技能传承等方式赋能技能人才成长。
加大技能人才激励力度。落实职业技能标准、行业标准、企业人才标准的互通互认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人工智能训练师的“一试双证”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行业优质企业人才培养和评价的主体作用。今年以来,新增人工智能训练师培训发证2491人次。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目前总数达47家,自主评价职业(工种)达20个,今年以来开展企业自主评价726人次。
接下来,余杭区将聚焦“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15”科技创新体系等重点领域技能人才需求,着力打造以数字经济技能人才和低空经济技能人才为牵引的技能型社会先行示范区,扎实推进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