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郑锋龙 沈扬) 当江南的玉琮遇见高原的石斧;当五千年的良渚文明对话23万年的皮洛遗址……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前夕,杭州余杭与四川稻城两地政协委员用书籍“架桥”,开启了一场2600公里的“云端对话”,书写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篇章。余杭区政协主席沈昱参加活动。
活动以“‘石’ 遇余杭‘玉’见稻城”为主题,展开文明溯源对话。四川文物专家从23万年前的稻城皮洛遗址石斧切入,解读“东亚最早石器工场” 的文明密码;良渚博物院专家则以玉琮为媒,展现5000年良渚文化的礼制内涵。两地政协委员通过大屏幕,共同朗诵《石器与玉琮的对话》,让旧石器时代的粗犷与新石器时代的温润跨越万年交响。
图书分享环节,稻城政协委员洛绒汪堆通过村史,讲述亚丁村从农奴社会到旅游新村的沧桑巨变;余杭政协委员曹鹏则结合脑机接口技术,展望杭州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图景。“文化交流需要我们当好排头兵。”稻城政协委员何浩的感慨,道出两地共识。
余杭与稻城近年来持续拓展“三交”载体自2021年建立对口支援结对关系以来,余杭区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实施对口支援项目44个,成功打造“余稻香”消费帮扶品牌,本次世界读书日联谊活动作为民族三交的文化品牌将进一步引导双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