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坚 通讯员 张德峰) 记者从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获悉,我区已累计完成绿电交易1.44亿千瓦时,绿色电力证书交易62.5万张。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余杭区积极响应,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绿色升级,鼓励新上项目、存量高耗能项目、外向型企业通过购买绿证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

余杭还拿出数字赋能这一“招牌动作”,在全国率先建设上线“余杭碳眼”——“云碳”平台,可远程监控光伏电站,通过大数据计算出区域碳排放量,形成企业能耗双控和减污降碳“碳眼”,推动从能耗监测、能耗评价到辅助决策的政企协同能耗管控闭环机制。

为推进清洁能源消纳,余杭供电拓展“供电+能效”服务,基于电力大数据分析开展建模计算,打造“光伏导航”“电网一张图”等平台,为企业节能降碳开出“良方”。

在未来研创园鸿雁园区,办公楼、厂房的屋顶上铺设了超8000平方米的光伏板,日均发电5万千瓦时,可满足园区30%的用电需求,剩余70%全部从外部购入绿色电力,整个园区实现用能绿色化、零碳化。

为了让资源发挥最大效用,鸿雁园区联合余杭供电对能源管理系统进行数智升级,实时观测园区的用能、能量流动情况,感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负荷趋势,自主关停暂时不用的空调、电梯等高耗能设备,使企业的能源管理可观可感可控,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浪费。“通过动态调节,园区全年综合节能率超10%。”华研创科董事长阳凌峰介绍。

眼下,以鸿雁园区为代表的智控楼宇、光储充智动等5种场景低碳园区,正在由点及面形成行业标杆。“根据企业用能特点,我们提供电气化改造、节能降耗改造、用能模式指导,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余杭供电营销专职蒋宁介绍,截至目前,余杭供电已为千余家企业提供工业能效诊断、绿电绿证交易和负荷管理服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