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超 高庆洋 通讯员 林琰旻) 14日,教科人一体产学研融合“创新创业看浙大”主题调研行在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启动。来自中央、省、市媒体的近50位记者代表现场调研走访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平台和部分校友企业代表,并将在接下来的调研行活动中,深入走访、近距离感受教科人一体、产学研融合的“浙大模式”。

启动仪式后,记者来到调研行的首站——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研发的钢琴机器人在黑白键前舞动手指,弹奏一曲《梁祝》;教育长江学者、浙大教授申有青团队历经十五年,用一款小分子抗肿瘤药,为肿瘤靶向治疗带来更优解;浙大系企业浙江浙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每年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提升新能源消纳1.2亿度电、减少碳排放56万吨……一个个案例,一句句讲述,让创新创业的答案悄然涌现。

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浙江大学充分发挥创新要素集聚优势,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和创造,打造“学科-课程-实践”深度融合的创业教育体系,把“会读书的人”培养成为“会创造的人”。“‘浙大模式’的背后,是支持师生创新创业的优良制度环境,是代际传承的浙大创新创业文化。”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世强表示,希望借此让社会各界更直观地了解一所高校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据悉,本次调研行将深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中西部地区,走进在千行百业创新创业的现场,全景化、沉浸式、行进式调研采访创新创业的浙大师生校友奋斗故事、面向产业的前沿科技成果、全链条孵化转化的特色案例,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探寻故事背后的基因密码,展现高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担当作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