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诸飞扬 陈玮铭 百丈微融媒体中心 李佳佳) 前日,“百丈之内皆风景”2025年百丈杜鹃花季媒体交流会在蔡志忠文化馆举行。
百丈镇坐拥平天堂千亩野生杜鹃林这一自然瑰宝,每年四月,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与云海、古道、奇石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绝美的春日画卷。今年,百丈镇以花为媒,将推出“艺术打卡+云上音乐会+生态研学”多维体验:游客可在花海间邂逅传统非遗技艺,在云端聆听自然与艺术的共鸣,更可深入竹林碳汇基地,见证生态价值的转化。
交流会上,百丈镇乡村博物馆集群建设成果是另一大焦点。作为浙江省“乡村博物馆第一村”,百丈溪口村已集聚传梭博物馆、农历博物馆、蔡志忠文化馆等特色场馆。与会代表在传梭博物馆体验了古法织布,还带走了博物馆开发的“加油鸭”文创产品——这款以废弃木雕碎料与笋壳为原料的萌物,已成为百丈镇的“文化符号”。
百丈镇的绿色发展实践,让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作为浙江省首批低(零)碳试点乡镇,在此次杜鹃花季活动中,“零碳”元素随处可见:游客步行或骑行可兑换“碳积分”,民宿也纷纷推出“低碳菜单”。
“我们不仅要种好‘风景林’,更要算清‘碳汇账’。通过竹林流转、碳标签开发等措施,全镇每年可实现碳汇交易增收超千万元,真正让‘叶子变成票子’,为乡村振兴提供‘生态+文化+产业’的立体样本。”百丈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