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街道永安村,植保无人机掠过油菜花田精准喷洒农药

  良渚田园花会场景

  径山花海油菜花田

(记者 俞杰 陈书恒 实习生 吴煦晨) 阳春三月,万物生辉。在良渚街道石桥村直塘港,近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金黄色的“花浪”在微风吹拂下层层翻涌。3月22日,这里将举办“大美良渚 石桥牧歌”良渚田园花会。

去年3月,良渚田园花会上首次亮相的300亩油菜花田火出了圈,吸引众多游客观赏打卡。而几年前,良渚乃至整个余杭还少有成规模的油菜花田可以举办花会。

为什么农户对种植油菜花积极性不高?以石桥村为例,该村农田都流转给种粮大户,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农田种小麦,每亩补贴350元,种油菜每亩补贴200元,每亩相差150元。

转折始于2024年。这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扩大油菜面积,支持发展油茶等特色油料。针对油菜种植效益较低,群众种植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从2024年7月起,余杭提高了油菜规模种植补贴力度,对连片种植50亩以上的农户,每亩补贴从200元提至400元,良渚等镇街还根据实际给予配套补贴。

除了政策,余杭还推出多项惠农“大礼包”,推良种、强指导、送技术,甚至还引入无人机统防统治,为种植户提供全过程、全方位跟踪服务。

“突突突……”余杭街道永安村的油菜田里响起一阵嗡鸣,一架载满药液的无人机腾空而起,雾化药液如细雨般均匀洒落,不到10分钟就喷洒完了十几亩地。

花田里,区农技推广中心粮油站站长方文英正和同事仔细查看油菜、小麦等作物生长情况,针对性地指导肥料运筹、防病治虫等工作。

方文英告诉记者,近年来,农技部门重点推广“越优系”“浙油系”两大系列,“这里种的就是‘越优1102’,这个品种产量高、含油量高,还具有良好的抗寒、抗倒伏、抗菌核病等特性。”

“以前觉得种油菜不划算,现在有政策和技术兜底,心里踏实多了。”郑孝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规模化种植能降低农机成本,加上400元区级补贴和200元余杭街道补贴……今年,他打算将油菜种植面积从200亩扩至500亩。

区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这些年,余杭区规模种植占比大幅提升,从2024年度的4634.58亩增长至2025年度的11885亩,增长量占总面积的75%以上。

政策精准滴灌、科技深度赋能、产业多元嫁接……点点滴滴的累加,不仅筑牢了粮油安全根基,更以特色农业为笔触,把传统农田蝶变成美丽景区。一朵油菜花,榨出“金油”富口袋,更绽放“美景”引客来,在城乡融合的沃土上,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澎湃不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