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锅工业生产车间内,5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全力以赴“赶订单”

本报讯 (记者 俞杰) 昨日上午,全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春第一会”举行,会上通报了2024年度全省综合考核结果,余杭蝉联省级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下午,全市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推进大会暨“奋进2025实干争先”动员会举行,通报了2024年度综合考核结果,余杭继续位列13个区、县(市)第一位,连续8年蝉联榜首。

2024年是余杭发展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勇挑大梁、勇攀高峰、勇立潮头,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取得累累硕果,交出了经济社会发展高分答卷。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这一年,余杭坚持“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持续深化“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新实践,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闭环落实。科技创新和良渚文化两张“金名片”越擦越亮:高质量办好了第二届“良渚论坛”,“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落成开馆,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成功获批,良渚文化大走廊一周年成果丰硕,“五千年中国看良渚”深入人心。李强总理时隔一年后再次莅临未来科技城考察调研,对余杭科技创新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余杭连续4年夺得全省科技创新鼎,并首次实现了四大奖项“大满贯”。

勇挑大梁、勇攀高峰。这一年,余杭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稳居全省第一。全年实现GDP3355.67亿元、增长6.0%,在行政区划调整三年之后再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成功超越分区前的大余杭。完成财政总收入803.4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9.28亿元,为全省唯一财政总收入超800亿元的区(县、市)。全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298亿元、增长10.2%,人才总量突破45万,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在余杭大地加快集聚、蓬勃发展,“浙江经济第一区”的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全面进步、全域发展。这一年,余杭首夺安全发展铜鼎,形成了科技创新、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安全发展、平安建设“五鼎汇聚”的可喜局面;荣获了服务业高质发展、数字经济提质、城乡风貌整治、交通强省建设、金融风险防范、安全生产和防汛防台六项省政府督查激励,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经受住东苕溪防汛历史水位第四高位一场自然考验。

品质先行、共富示范。这一年,新中心中轴线建设拉开框架,杭州音乐厅、余杭大剧院、余杭国际体育中心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良睦路全线通车,杭州西站直达香港、上海、温州的线路开通,良渚玉湖精彩亮相;天元公学、锦绣育才教育集团等办学成果喜人,浙大一院总部二期、浙大妇院余杭院区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越来越多;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1、持续位居全省最优行列,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生活越来越红火。

2025年是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攻坚之年。余杭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紧扣省委“132”工作部署和市委“守正创新、实干争先”工作要求,坚决扛起“经济大区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坚定树立“高原之上再建高峰”的奋斗之志,聚焦六大指标、攻坚六场硬仗,砥砺前行、攻坚克难,以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成果,为省市发展大局作出余杭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