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创社区

  灵伴科技VR眼镜体验

  申昊科技参加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二期

  杭师大科技园

  助企服务

(本版组稿 诸飞扬 方星雨)昨日,仓前街道“擎旗奋进 头雁领航·再攀经济新高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会上金句频出,其中“余杭经济向上向好的大趋势未曾动摇,仓前‘这边风景独好’的态势未曾改变”让人印象深刻。

仓前的“风景”如何“独好”?从数据中可见一斑。

2024年,仓前街道财政总收入突破85亿元,经常性财政收入实现37.37亿元,两项指标均排名全区第一,占全区财政收入1/9,冲破了历史新高。这一优异的成绩单,充分彰显了仓前街道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强劲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如今的仓前,数字经济浪潮奔涌,科技创新活力迸发,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正在绘制一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


数字经济浪潮奔涌

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走进仓前街道,数字经济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已成为了数字经济企业蓬勃兴起的热土。在这里,数字经济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竞相绽放,它们或深耕人工智能的广阔天地,或探索低空经济的崭新蓝海,或聚焦类脑智能的前沿科技,共同汇聚成为推动仓前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磅礴力量。

炬华科技的智能工厂内,机器人手臂灵活舞动,生产效率实现质的飞跃;新坐标的精密零部件生产线上,自动化设备精准操作,产品质量迈上新的台阶……炬华科技、新坐标等智能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它们的快速发展,成为了仓前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而仓前街道,更是将数字经济视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政策扶持、完善服务体系等多措并举,街道为数字经济企业打造了优质的发展环境。同时,街道还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数字经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衔接与协同发展,共同构建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生态体系。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域,仓前街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24年,街道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了129.77亿元,同比增长28.1%,增幅位居全区之首;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产值也高达39.86亿元,总量同样领跑全区。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是街道对数字经济产业的精准布局和持续投入,更是数字经济企业不懈追求、勇于创新的结果。

不仅如此,仓前街道还积极抢抓未来产业发展新风口,不断拓展数字经济的新领域。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前沿赛道上,街道已经汇聚了迅蚁科技、灵伴科技等近百家优质企业。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内锐意进取、持续创新,不断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迈进。

以迅蚁科技为例,这家专注于无人机物流的企业,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落地了余杭区首条无人机外卖专线,该条专线的开通不仅实现了低空经济与快递外卖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更为仓前的数字经济产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彰显了街道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前瞻布局与强劲实力。


科技创新活力迸发

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在仓前街道,科技创新犹如一股不竭的动力源泉,引领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航向。这里,高能级科研平台汇聚成林,浙大超重力、良渚实验室等汇聚于此,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浙大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最后的调试,这座即将投入使用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以其世界领先的容量和实验能力,为仓前、余杭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提供重要的实验平台和技术支撑。除此之外,良渚实验室也传来喜讯,其团队项目在2024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中荣获卓越奖,为仓前的科技创新工作再添辉煌。

这些高能级科研平台的汇聚,不仅彰显了仓前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雄厚实力,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

为了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去年5月,仓前街道与杭转中心共同成立了“智者大模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组建专业的“科技红娘”队伍,精准对接供需双方,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在仓前的落地转化。截至目前,平台已成功转化项目10余个,促成技术合同成交额高达68.44亿元,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开辟了广阔道路。

不仅如此,仓前街道还积极搭建产学研协同合作平台,通过深化“TechLink”科企联联看等品牌活动,成功促成了多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项目落地实施,实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以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为例,一众科技型中小企业依托浙大的科研优势和人才资源,不断突破创新,有效推进了科技成果的创造、挖掘与对接。

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仓前街道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街道通过加大多元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实施“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涌现出一批成长性好、创新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街道的精准扶持下茁壮成长,成为了推动仓前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仓前街道同样深谙此理,积极构建一流的人才生态,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街道坚持人才首位战略,精心搭建“街道—经济体—园区”三级人才驿站13个,为人才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通过全面深化国际街区、国际社区建设新模式,仓前吸引了大量国际人才前来创新创业,形成了人才汇聚的强磁场。截至目前,街道已集聚国家“万人计划”人才4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81名、市区级高层次人才2716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基石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对其的优化提升是推动仓前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街道以全过程、全维度、全链条的理念,精心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集成注册代办、金融服务、政策辅导等多元化增值服务,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走进梦创社区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内人潮涌动,秩序井然。作为全区首个实体科创社区,梦创社区创新性地下沉了75项政务服务事项,为企业打造了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在这里,从注册代办到政策辅导,各项服务一应俱全,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时间与精力,助其在发展的道路上轻装上阵。

梦创社区不仅止步于此,更以创新为翼,推出了“仓前第一站”“雨露指南”等一系列服务品牌。通过提供法律指导、银企对接等36项增值服务,梦创社区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助力企业快速壮大。截至目前,梦创社区已累计服务企业超500家,成功助力15家初创企业获得融资13亿元,成为企业成长道路上的坚实后盾。

在招商引资领域,仓前街道同样展现出了不凡的实力与成效。街道灵活运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招商大使招商等多种策略,积极招引重点企业和优质项目落地生根。2024年,街道捷报频传,成功落地阿里系公司8个、新能源公司15个、电商公司33个、外资企业5家,并顺利完成重大项目签约落地6个,总投资额高达3.7亿元。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仓前街道多措并举,政策扶持、服务体系、政务服务效率等方面齐头并进。街道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政企共建、资源共享、招商共联、难题共解、活动共办的新机制。通过定期组织企业座谈会、产品专题对接会等活动,街道为企业提供了展示产品、拓展市场的广阔舞台。同时,街道充分利用政府宣传资源,提升产品影响力,助力仓前企业产品从仓前走向世界,亮相全国。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彰显了仓前街道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更为企业在这片热土上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仓前街道形成了数字经济引领、科技创新驱动、营商环境优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格局。

每当夜幕降临,仓前街道的灯光便逐渐亮起。在梦想小镇的创业大街上,创业者们仍在忙碌着,他们或讨论着项目的最新进展,或交流着市场的最新动态。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怀揣着梦想和激情,而仓前街道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他们、陪伴他们,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