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黄湖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区委政府中心重点工作要求,深入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在区法建办的精心指导下,全力推进“法治镇街”建设。黄湖镇依法行政决策能力、履职能力和执行能力进一步提高,开创黄湖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新局面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依法执政能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注重加强法规学习。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年初制定了党委中心组和我镇干部年度学法计划,深入抓好我镇干部的法律理论学习,引导我镇干部树立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理念。结合夜学制度,邀请专家举办法制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就日常工作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不断增强我镇干部的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2、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深入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利用各种平台公布工作情况及各类政策文件等信息。加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大厅建设,推进“最多跑一次”,深化“最多跑一地”,对涉及法律服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事项设专人接待。加强对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事项的监督检查,促进权力规范、透明、廉洁、高效运行,夯实了法治镇街的基础。
3、加大依法管理力度。每月召开“四个平台”工作例会,交流分析社会治理情况。落实领导接访制度,对涉及社会稳定的重大信访问题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专人,限期解决,并将处办情况作为年终干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确保辖区的稳定。建立重点上访人员长效监管,落实矛盾纠纷排查依法调处工作机制,坚持每周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例会,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既定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预案,下大力度解决信访难题。
(二)、提升依法行政理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深化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村民议事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每季度召开一次村民代表恳谈会,邀请村民就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每半年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对村务工作进行考评,并对重大事务进行协商、议决。实行村务公开、民主听证会和民主理财制度,公示委员分工及各项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最低生活保障申办和社区收支情况等,将村委的各项工作全程置于村民的监督之下,促进了依法治理工作在基层的开展,基层民主依法治村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2、推进干部竞争机制。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改进干部培养方式,形成科学的干部新陈代谢机制,着力推动镇村(社)干部业务能力和工作质效的双提升,打造一支“绝对忠诚、干事担当、干净自律、充满活力的铁一般干部队伍”,为全镇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3、加强基层民主协商。推进柔性治理,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协商机制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将基层民主协商议事工作机制落实情况列入村(社)年度工作考核内容,村(社)建立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具体责任,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民主协商议事工作机制。
(三)、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1、完善诉源治理,防范化解矛盾。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坚持源头治理,调解优先,依法治理,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诉源治理工作的方法途径,最大限度在源头上防范化解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成效初显。优化各类调解资源,优化组织,提高调解水平,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2、完善基层治理,深耕全科网格。建立专职网格员周例会制度,编制“网格月报”,通过晾晒网格业绩,营造网格内比学赶超的氛围。通过展示网格的风采,让全镇不同层面了解网格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而理解并支持网格工作。网格员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网格走访、网格检查、清洁家园、矛盾纠纷调解、全域美丽建设等中心工作。
3、强化防控体系,确保安全稳定。深化“雪亮工程”,进一步规范社会公共安全网络视频监控建设、联网、整合,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做好国庆安保等重大会议活动保障工作,依法妥善处置重大涉稳问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进安全风险评估、化解和管控。推进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体系。
(四)、拓宽法治宣传方式,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1、积极部署落实,操作有章可循。党委政府把法治建设工作列入了全年的重点工作,出台《黄湖镇2024年“法治余杭”依法普法工作要点》,明确了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任务,并积极落实各项措施,不断推动我镇法治建设迈向更高的台阶。
2、健全法律服务,开展惠企便民。紧紧围绕黄湖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资源整合、规范便捷、保障有力”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和信息化平台覆盖城乡,政府主导、专业供给、社会参与的机制更加完善,各类公共法律服务全面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保障机制更加有力,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和实现,服务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3、拓展阵地载体,丰富宣传方式。按照“八五”普法工作计划,积极落实各项工作,成立了一支由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法官、网格专管员、退休干部等组成的义务普法队伍。我镇充分利用纯真黄湖公众号、四五级普法群、横幅、橱窗、法治讲座形式,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结合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5月2日余杭百姓日、12月4日法治日等节日及禁毒宣传月、消防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时段开展普法宣传,共开展法律宣传进文化礼堂活动28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50000余份,制作法治宣传横幅100余条,社区法律宣传黑板报26期。发放“八五”普法宣传书籍500套。提高了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增强了村(社区)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部分单位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法治宣传教育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去认识、部署和落实。
二是普法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普法的计划性不够,存在运动式普法,针对性不强。虽然村一级法律明白人队伍都已建立,但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三是宣传形式需要进一步创新。在普法宣传教育形式、措施、方法上沿习老路子多,吸引力不大。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缺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宣传深度和广度不够。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当中运用的不够。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组织召开建设法治黄湖领导小组会议,依托“三服务”,“联村夜访”联系服务基层机制,加强“法治黄湖”网络组织建设,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分工包干到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指导负责分工蹲点单位的法治建设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强化责任,把法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工作机制。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贯彻《中国共产党杭州市委员会工作规则》,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完善落实各级党委(党组)集体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加强对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监督和对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三)、强化责任落实。镇党委健全了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机制,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事项征求意见制度、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引入重大项目第三方评估机制,进一步健全了党内主要领导权力监督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镇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政府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做到权责统一、依法行政、秩序正当、高效便民,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实行制度化、规范化、依法行政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结合我镇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基层党组织学习以及领导干部学法的重要内容。运用各类媒体平台,发挥各类普法阵地作用,持续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拓展学习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一是突出重点普法。突出宣传宪法。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办好“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坚持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推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向基层延伸,实现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常态化。突出宣传民法典。建立健全民法典普法宣传长效机制,组织各级民法典宣讲团深入社区、乡村、学校、机关、企业等,宣传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分层分类开展精准普法。
二是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坚持分类指导,全面建立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村(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等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及工作制度。深化“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农村”,加强对居村民的普法宣传,提炼规范通俗的标语警句,将法律权利义务进行精准传导,帮助他们掌握日常生产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加强基层组织负责人学法用法工作,开展居村“两委”干部法治培训,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意识和依法治理能力。加强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治培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引导和推动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理性表达诉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把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基本要求融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融入诚信建设、法治示范创建、平安建设、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
三是加强普法与依法治理的有机融合。坚持用法治思维引领乡村(社区)治理,进一步发挥居村民自治章程、议事规则、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社会规范的积极作用,在解决农村宅基地纠纷等领域形成一批依法治理示范项目。全面实施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建立健全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训考核和动态管理机制。落实和完善居村法律顾问深入参与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依法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正式公布时,应当同步进行解读,加强对涉法问题的宣传普及。
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利用。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以民主法治村社创建培育为抓手,加强镇、村社宪法主题公园、法治主题长廊、法治文化墙等阵地建设,打造完善一批可漫步、可阅读、可体验的功能性法治文化阵地。实施“党员网格员+法治宣传员”和“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
四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大普法工作机制。落实普法责任制,落实国家机关“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制度,督促履行法治宣传教育主体责任。以村干部、村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为重点培育“普法明白人”,扩大社会普法力量,形成有黄湖特色的社会普法品牌。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
黄湖镇人民政府
2025年1月16日